神傳七十二種香譜吉兇密示圖一、燒香的含義 1、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,以此示范接引眾生。 2、表示傳遞信息于虛空法界,感通十方三寶加持。 3、表示燃燒自身,普香十方,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。 4、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,含有默誓“勤修戒、定、慧,熄滅貪、喧、癡”意,佛并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,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、定、真、香。 二、香譜釋義 善良香: 常常誦經文, 感受佛之善。 不受三途苦, 常行十善道。 增功香: 修道勤精進, 一心專念佛, 凈業修三福, 積功才累德。 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● 釋迦牟尼佛簡史 ● 三世因果經 ● 佛說阿彌陀經 ●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● 大手印愿文釋 ● 地藏菩薩本愿經 ● 藏傳佛教各派簡介 ● 佛法修證心要 ● 神傳七十二種香譜吉兇圖
如何燒香 供佛用好香,《普賢行愿品》講到香供養,所謂:‘天種種香:涂香、燒香、末香’,我們就用這三類來加以說明: (1)涂香:是香料調水,佛在世時,信徒為了對佛的敬仰崇拜,把香涂在佛的身上和腳上。 (2)燒香:就是我們供佛所燒的線香和盤香。 (3)末香:就是檀香末,是燃點檀香的引子,在印度是灑在佛的身上。這種種香,都是表示對佛的崇敬。依照佛教的三千威儀,我們燒香供佛,應該特別注意幾件事:先將香爐中殘余的香去除,而后點香,恭恭敬敬把香插好。 為表示對佛、菩薩的誠敬,應該親自燒香,不應讓別人替你燒香,否則沒有功德。用香布施他人,讓別人也有香供佛,這功德也很大。大陸一般的佛寺,都是信徒自己帶香去供養,菲律濱各寺廟為了方便信徒,寺中都設有香給善友供佛,所以信眾都會自動放點香燭錢。 至于香爐,更要注意三件事:香爐一定要保持干凈。有些佛教徒,認為應該把每天的香‘腳’存著,香爐堆滿了香‘腳’,因此會發火,稱為‘發爐’。有人說,這是佛、菩薩示警,將有不幸的事件發生,其實,香‘腳’堆滿了,火星掉下去,當然會燒起來,怎可以疑神疑鬼,害怕會發生什么事情。我們每天插上去的香,晚上或明早,就要拿掉香‘腳’,不然日子久了,滿爐都是香腳,一不小心,‘發爐’引起火災,問題就大了。香灰多了,應該取出。沒燒完的香,不可以隨便亂丟。 香火著起來時,不可用口吹滅。按照《夜問經》的說法,用口吹滅香火,會墮優缽羅地獄。佛經又告訴我們:當我們點香時,不可自己先嗅,不然供香不但沒有功德,反而會遭感不能辨別香臭的果報。燒香時更要將口緊閉起來,否則,也會感到沒有信用的果報。不管你說什么話,人家都不會相信你!燒香還沒有得到好處,反而有了罪過,這兩點,應緊緊記住,不可不慎! 有些善友,認為燒香時,燒得越多佛菩薩越歡喜,保佑就越大,于是每次都要燒一大把,這種觀念實在是錯誤的,燒香,最多三支,尤其是跟團體一起供佛,幾十個人一起,只要點一支就可以,代表‘一心誠敬’。如果非固執一定得點三支,就應該以虔誠的心愿,懇切默禱:第一支香,供養十方三寶,第二支香,供養父母師長,第三支香,供養一切眾生。上香也有一定的姿勢,一般善友普通都是把香拿在胸前,那是不合威儀的,正確的方法是用雙手的食指和中指夾住香,用拇指頂著香腳,使它保持平衡,再恭恭敬敬的舉起,放在兩眉的中間,香不能翹上,也不能垂下來,要讓它跟臉的角度成為九十度的比例。插香的次序:應先插中間一支,而后再順序左、右各插一支我們所燒的香,是世間普通的香,不能稱為'上香',唯有一種栴檀木香,最名貴,所以稱為'上香'。根據《法華經》中說:最上等的栴檀香,六銖重(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為一銖,六銖等于一兩的四分之一)值三千大千世界的代價。經中又說:此香一焚,四十里外,無處不聞,非常珍貴,是上乘之香。不管多貴重,這都是世香,佛教徒不重物質,重視的是出世香! 花表禪定 供花莊嚴佛堂非常好。佛法以花表禪定,因為修行的功德都是從禪定中慢慢開放出來的。我們天天修禪定。有刺的花不能供佛,刺會刺人,玫瑰花有刺就不能供,刺表瞋恨心,修行人要安定團結,親切和氣。心里有刺,自己也很痛苦,還會影響身體健康,結果身體里也會生刺,身體里的刺就叫骨刺。語言中也不能有刺,語言帶刺,將來受盲聾喑啞的果報,這些都有因果的。桃花象征男女,不能供佛。佛門要清凈,佛門里邊不準談男女的事情,一談男女,這個佛門就不清凈了。所以在咱們佛學苑里嚴格規定不準談戀愛,因為男女戀愛是很不清凈的,也是痛苦的根源,這就是佛門跟世俗生活的區別。 佛前供燈,燈表智慧。點蠟燭也可以,但如今蠟燭質量非常糟糕,成分很污濁,點了以后氣味很大,對身體有危害。供電燈也很好,因為電燈比蠟燭還要亮,而且沒有氣味。
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